村口的老碾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每当回到那熟悉的老家,走进村口,第一眼看到的,总是那盘静静守候的老碾。它仿佛是时光的见证者,无声地诉说着过往的岁月,让我在每一次的凝视中,找到了回家的感觉。 那盘老碾,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端坐在院房的对面,它的存在,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和谐。那沧桑的容颜,见证了村庄的变迁,也承载了我童年的记忆。 记忆中的老碾,是村里最忙碌的地方。每当丰收的季节,父老乡亲们便纷纷来到这里,碾玉米、麦子、高粱。那时候,老碾是村里最重要的生活工具,它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为村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份份踏实和温暖。 我还记得,小时候总是跟在大人们的身后,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碾盘上的粮食,在石碾的辗转下,渐渐脱去了外壳,露出了金黄的果实。那份喜悦,那份满足,仿佛就在昨天。 每次回到老家,我都会情不自禁地走到老碾前,轻轻抚摸它那粗糙的表面。那一份份凹凸不平,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也是我童年时光的印记。我插上木棍,推一推,转几圈儿,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年代。 老碾旁,曾经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我们在那里追逐嬉戏,听着碾子转动的声音,仿佛是在听一首古老的歌谣。那时候的天空,总是那么蓝,云朵总是那么白,而我们,总是那么快乐。 时光流转,岁月如歌。那些曾经一起在老碾旁玩耍的小伙伴,如今已各奔东西。老碾依旧在那里,静静地守候着,仿佛在等待着我们的归来。它知道,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心中的那份乡愁,那份对故乡的眷恋,永远不会改变。 老碾,见证了我们的成长,也见证了村庄的变迁。曾经的小村庄,如今已变了模样。水泥路取代了泥泞的小道,高楼大厦取代了低矮的土房。但老碾依然坚守在那里,它用自己的坚守,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不能忘记初心,不能忘记我们从哪里来。
每次看到老碾,我都会想起那些逝去的岁月,想起那些陪伴我成长的日子。它让我明白,生活不仅仅是向前奔跑,还要懂得回头看看,看看那些曾经走过的路,感受那些曾经的温暖。 如今的老碾,已不再是村里生活的重要工具,但它依然是我们的精神寄托。它让我们记得,曾经有一群人,在这里辛勤劳作,为了生活,为了家人,付出了汗水与努力。 村口的老碾,就像一首永不褪色的歌谣,唱响在我们的心间。它让我们铭记过去,珍惜现在,展望未来。在这里,我们学会了感恩,学会了成长,也学会了如何去爱。 岁月悠悠,老碾依旧。它将继续守护着这片土地,守护着我们的回忆。而我们,也将带着这份厚重的历史,继续前行,不忘初心,勇往直前。在这盘老碾的见证下,我们将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