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动态 > 食品环境

医生:要特别警惕这种藏在食物里的调味品

发布时间:2025-04-25 来源: 中国食品安全网 投稿作者: 字体 [   ] 

         你是否正在经历这样的健康困境——精准计算卡路里,体重却纹丝不动?与食欲苦战,却换来暴食反弹?BMI数值达标,却难逃肥胖?自去年16部委联合启动“体重管理年”行动,科学减重已成为全民健康战略。

      “医生,我已经吃得很素了,怎么体脂还是超标”“医生,你能让我瘦几斤”……上个月,市西溪医院体重管理联合门诊正式挂牌,这几天,来找内分泌科主任应慧敏的肥胖或脂肪肝患者一个接一个。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相较2002年,2020年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体重分别增加了6.9公斤、4.6公斤。

      “去年一年接诊肥胖患者3428人次。近6年来,我们已帮助1000余位超重和肥胖患者成功减重11588公斤。”走进医院减重门诊,超重和肥胖者总是抱着“进门保瘦”的想法,但应慧敏做的第一件事,是帮助患者弄清肥胖成因。

        大部分胖子是被“喂”出来的

        是什么引起体重异常?

      “去年3月,世界肥胖联合会发布了2024版世界肥胖地图,提到食品添加糖/甜味剂摄入是影响我国肥胖人群的首位环境相关因素,其他还有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等原因。”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慢防所所长徐珏说。

        应慧敏也有类似的感受,她进一步解释:“大部分胖子是被‘喂’出来的。”从门诊情况来看,绝大部分肥胖与饮食有关,其中危害最大的是糖。“糖能提鲜,外卖为了口感,重油重糖。一些无糖食品也并非真正无糖,只是不含蔗糖,比如果葡糖浆是食品甜味剂的‘主力军’,其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应慧敏补充说,不能以食物体积来判断摄入量,如压缩饼干等能量密度很大的食物,吃一点点血糖就会飙升。

        此外,面包、饼干等精制碳水也能把人“喂”胖。

       应慧敏曾接诊过一名年轻姑娘,对方体重正常,但体脂率严重超标。“这与她主食都是精白米面,下午的点心又全是奶茶、饼干等高脂高糖食物,饭后水果也超量有关。”

       最近很火的网红食品“黄油年糕”,在医生眼中好比“热量炸弹”。浙江医院营养科副主任技师斯彩娟建议减重者少吃,“每100克黄油年糕约含热量220—300大卡,吃2—3块(约75克)就接近大半碗米饭的热量。”

       这种隐形肥胖更容易被忽视

       许多人在意体形,却不关心内脏的“胖瘦”。其实,内脏脂肪更是隐形“杀手”。

     “有人体重不超标,但他们天生胆固醇代谢慢,消化脂肪的能力差,很容易胖‘肝’。”应慧敏说,许多公司白领体检查出脂肪肝,但人并不胖,细问发现,他们经常加班,很少进行体育锻炼,平时还喜欢喝甜饮料。

       许多人不知道,肥胖和脂肪肝还可能伴随营养不良。

       市一医院营养科主任杨任华接诊了一名11岁的小胖墩。男孩因脂肪肝合并肝功能异常,跟着爸爸来医院检查。杨任华发现,父子俩早餐最喜欢吃猪油拌面,还喜欢吃炸鸡、饮料等高热量零食。小胖墩肌肉不够、体脂超标,可能存在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进而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而且脂肪肝还是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后备军”。

      哪些食物更容易让内脏脂肪堆积?

       斯彩娟提到了2022年发表在《营养素》学术刊物上的一项研究:爱吃面食的人更容易长胖。“米饭含水量高,同等重量的米饭热量比面食低。如果用同等量的米饭取代面食(5次/周),男性全身肥胖风险降低19.4%,女性腹型肥胖发生风险降低8.2%。”

       浙大一院营养科主任医师张匀补充说:“吃太多精制主食、甜点、炒粉类的食物或是常喝奶茶、饮料,会导致果糖摄入超标,也会导致腰围增长及内脏脂肪堆积。”

       包括瘦子在内没有人“吃不胖”

       生活中,有些人“怎么吃都不胖”,还有些人“喝凉水也长胖”,背后藏着哪些秘密?

       2022年7月,《Cell》(《细胞》)子刊刊登的一篇论文给出解答:健康还吃不胖的瘦子,日常饮食比胖子要少12%,而且每天的活动量比胖子少23.3%,即吃得更少,动得也更少。但在不运动时,他们身体消耗能量的速度却比胖子更快,所以不容易长胖。

      “瘦子是基因、代谢与生活习惯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张匀在研读论文后佐证了这一观点,瘦子的身体会通过提高代谢率来抵抗体重变化,“2022年《自然》杂志也刊发了相关研究:人类基因突变可能导致体形明显偏瘦。还有研究发现,部分瘦子更容易吃饱还不容易饿,从源头上减少了进食量。”

      “事实上没有吃不胖的人。”应慧敏坦言,也许有人因基因优势,可以比别人多吃一些,但超量了也会胖。有一些运动员,退役后运动量减少,只有吃得更少,才不会发胖。

       张匀总结,胖子的“养成”大致有三个原因:每天摄入的热量长期远超消耗量,甲状腺功能减退使得代谢率下降,部分激素类药物打破代谢平衡。

       应慧敏坦言,无论是胖子还是瘦子,如果平时不能做到减少聚餐次数、少点外卖、少吃零食,都免不了发胖。“日常每人每天最多摄入水果200克到300克,大致是一两个苹果、20颗葡萄或3小块西瓜。奶茶、夜宵爱好者如果能管住嘴,1个月就能轻松减重1.5公斤—2.5公斤。”

       减重期最好别碰5类食物

       1. 精制碳水(如白面包、蛋糕):快速升高血糖,缺乏膳食纤维,易引发胰岛素抵抗。

       2. 油炸食品(如炸鸡、薯条):反式脂肪酸和氧化油脂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热量密度极高。

       3. 含糖饮料(如奶茶、碳酸饮料):高糖分导致血糖骤升,促进脂肪合成,且饱腹感低,易引发过量摄入。

       4. 加工零食(如膨化食品、饼干):含大量添加剂、隐性糖和盐,营养单一且热量超标。

       5. 酒精类饮品(如啤酒、葡萄酒、鸡尾酒):抑制脂肪代谢,增加肝脏负担,且饮酒常伴随高热量摄入。

社情民意观察网郑重提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社情民意观察网主管    网络信息中心 主办 新闻热线:15201033015    监督热线:13520637172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清路修正集团大厦12层   社情民意观察网总编室

冀ICP备2024075557号-1冀公网安备

关于我们组织机构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