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名娃哈哈老员工创业搞“AD钙奶”
记者最近注意到,一款与娃哈哈AD钙奶高度相似的产品,正喊出今年要卖50个亿的口号。该款产品名为“益品宗师AD钙奶”,外观、大小甚至营养成分表都与娃哈哈王牌单品AD钙奶相似。一经推出市场,就被认为是娃哈哈的模仿者。 不仅外观相似,其内部也与娃哈哈有着微妙关系。益品宗师背后公司为宗师傅饮料(杭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宗师傅”),核心初创团队均来自娃哈哈。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出现了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的弟弟宗泽后的名字。 2月15日,宗师傅总裁赵方宸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AD钙奶是产品品类,需要更多企业加入进来,把蛋糕做大。 那么,宗师傅能否从700亿元营收的娃哈哈手中抢到“蛋糕”? “撞脸”娃哈哈的宗师傅 背后浮现宗庆后弟弟身影 宗师傅的核心初创团队有80多人,均是来自娃哈哈的老员工。总裁赵方宸曾在娃哈哈工作了18年,此前担任过区域市场负责人。董事长吴坚与宗家的交集始于2016年杭商大学(现杭商研修院)的创立,当时宗庆后担任校长,吴坚为副校长。此后与宗庆后弟弟宗泽后互动频繁。股权穿透显示,宗泽后在宗师傅的受益股份占10.47%。 不止核心团队来自娃哈哈,产品也在对标娃哈哈。宗师傅的首款单品“益品宗师AD钙奶”于2024年11月推出后,就被认为是娃哈哈的模仿者。 但赵方宸不认为这是模仿。宗师傅AD钙奶的市场售价为2元/瓶,娃哈哈AD钙奶的市场售价约为1.14元-1.62元/瓶。宗师傅方面表示,目前市场上所有的AD钙奶产品,只有宗师傅的价格高于娃哈哈。 赵方宸对记者解释称,“无论什么行业,低价搅局者只有死路一条,宗师傅AD钙奶是走竞优路线。” 娃哈哈对于宗师傅AD钙奶是什么态度?2月18日,记者向娃哈哈方面求证,截至发稿,暂未获得回复。 号称今年要卖50亿元 多家杭州超市称“没听过” 赵方宸称,宗师傅饮料已布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联创体合伙团队百余人,联销体合作伙伴1000余家,销售回款5000余万元。 但记者在线上线下渠道搜索发现,宗师傅AD钙奶与娃哈哈仍有不少差距。宗师傅暂未在淘宝、京东、拼多多等主流电商平台上开设官方旗舰店,京东和拼多多上有部分商家正销售其AD钙奶,具体销量并未展示。 此外,在宗师傅的大本营杭州,通过外卖平台搜索宗师傅AD钙奶,也难觅身影,而娃哈哈AD钙奶则货源丰富。2月18日,记者致电了多家位于杭州的商超和小卖店,当询问到宗师傅AD钙奶时,对方表示店内没有销售相关产品,甚至有人称“没听说过”。 记者从宗师傅方面了解到,其目前在售的多是区域性连锁超市,全国商超系统、零食系统、即时零售平台等渠道还在洽谈中。“一线城市不是战略重点,下沉渠道覆盖是现阶段目标。” 尽管如此,宗师傅在销量方面还是定下了颇为“激进”的目标。宗师傅的代工厂杭州吾尚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吾尚食品”)曾发文称,“力争在2025年实现宗师傅吾尚联销体销售额突破10亿元的宏伟目标。” 一个月后,这个数字又翻了5倍。赵方宸在去年11月透露,“力争在2025年度实现销售总额突破50亿元的目标”。 这一目标能否实现,还有待市场验证。2月13日,吾尚食品的创始人倪永康告诉记者,从一个全新品牌的操作来看,宗师傅的发展势头很不错,但对外透露的数字有些夸大。倪永康同样是娃哈哈的老臣,据其讲述,宗师傅创立时曾希望他入股,但他只选择了合作代工,没有入股。 据赵方宸透露,未来宗师傅还会推出奶饮、茶饮、果饮、水饮及药饮五大品类的健康饮品。 宗馥莉持股宗师傅2.96% 品牌竞争背后的新旧观念拉扯 销售与业绩之外,这群自称“宗家军”的饮料人,多次提到宗庆后传承下来的“家文化”,甚至将其视为核心企业价值观。 “我们想打造离职老娃哈哈人的‘精神家园’,老娃哈哈人有多个满500人的离职群,群名叫‘娃娃亲’ ”,赵方宸对记者说。据他讲述,现在杭州宗师傅的大多数员工都是原娃哈哈老员工,不少经销商团队也从娃哈哈转投和宗师傅合作。谈及原因,赵方宸表示,“家文化”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安全 。 与这群老员工的坚持不同,宗馥莉回归娃哈哈后,对外传递的信号更多是“拼搏的企业文化”。 两个品牌的竞争背后是新旧观念的拉扯。 去年3月,宗馥莉接手了宗庆后持有的杭州娃哈哈宏振投资有限公司,后者通过多家公司间接持股宗师傅,这导致宗馥莉在宗师傅公司的最终受益股份为2.96%。 赵方宸对记者说,“宗师傅是助推娃哈哈内部改革的坚定支持者和全力协助者。为了共同做大做强一块大蛋糕,就会英雄相惜,而不会互相拆台。 ” |
上一篇:养殖业节粮,潜力有多大?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