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荣光》每一集,笔者都仔细观看。笔者像“坐过山车”一样看完了这部剧,笔者认为,对全剧的总体评价,可以用“七分成绩,三分错误;贡献非凡,有所不足”十六个字来形容。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感谢以阶级斗争观点指导全剧的陈力导演与深情饰演毛泽东主席的王仁君老师——七分成绩离不开他们的努力。“三分错误”的主要集中于第18—24集,主要责任在第18集到第24集的编剧身上。对于第18集到24集的错误,笔者已撰写相关的批评文章:《毛泽东主席决定性军事指挥贡献不容否定——对〈浴血荣光〉第18—24集中背离史实的错误剧情的批评》。本文主要讲一讲成绩、亮点,对遗憾则说得简要一些。
这部剧好就好在真讲阶级斗争。
陈力导演运用阶级斗争观点指导全剧,体现在对国民党反动派和近代地主阶级罪行的揭露之中。这部剧还原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国民党反动派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数十万的历史、还原了井冈山时期蒋介石与何键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军阀残酷屠杀井冈山革命群众的历史,并还原了蒋介石依靠国际帝国主义扶植的孔宋财团起家、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残酷虚伪狠毒狡诈的真面目,淋漓尽致展现了国民党反动派腐朽残酷的法西斯本质。在八十年代以来,特别是本世纪以来,以王朝柱担任编剧的“王朝柱老师世界线”为代表的很多历史剧——《延安颂》、《解放》、《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往往很少展现国民党反动派和土豪地主残酷压迫人民群众的反动属性、对蒋介石及其走狗的罪恶面孔的展现严重不足,甚至几乎不提国民党反动派对于根据地人民群众进行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的罪行。二十多年的革命战争中,国民党反动派总计屠杀了无辜群众至少千万以上。正是因为二十一世纪以来宣传领域对这方面的历史事实的宣传严重不足,才给了美化国民党反动派的“果粉”为历史罪人吹牛、洗地的空间。陈力导演坚持以阶级斗争观点指导影视创作,在剧情中充分展现了剥削阶级的残酷与反动,为共产党人夺回一切被蒋贼余孽占领的意识形态阵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陈力导演运用阶级斗争观点指导全剧,体现在本剧对烈士之家——林家的成功塑造。林家的历史,是当时千千万穷苦人民的缩影。他们的不幸遭遇,展现了地主阶级对人民群众对残酷压榨,解释了人民为什么要革命、为什么不得不革命,艺术的呈现了“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这一真实的历史。
陈力导演运用阶级斗争观点指导全剧,体现在以毛泽东主席为代表的革命者艰辛探索革命政权建设的剧情之中。笔者印象很深的剧情,就是毛泽东主席的几次经典讲话,例如“打下一片穷苦人说了算的天地”“打倒地主阶级,消灭他们对劳苦大众的剥削压迫”......无论是领导秋收暴动、引导罗霄山脉中段广大贫苦农民打土豪分田地,还是在闽西为儿童和妇女讲课、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时讲话,毛泽东主席始终紧紧抓住“阶级斗争”四个字,号召被剥削、被压迫者反抗剥削者、消灭剥削压迫。笔者认为,陈力导演真正理解了毛泽东主席说的“读《共产党宣言》,只取阶级斗争四个字”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这部剧好就好在对毛泽东主席真实形象的成功还原。
笔者认为,王仁君老师饰演毛泽东主席是相当成功的。从文家市决策的当机立断、勇于负责,到三湾改编剥夺余洒度兵权、开始创建新型人民军队的运筹帷幄、胸有成竹;从决策攻打茶陵、枪决陈浩的果断敏锐,到探索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优待俘虏政策的实事求是......王仁君老师的表演基本可以打满分,他非常认真的还原了毛泽东主席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革命道路之中无人可比的雄才伟略。前十七集剧情紧凑、详略得当,重大事件基本符合历史事实。若能将其中毛泽东主席探索井冈山道路的所有剧情剪辑成电影,必定丝毫不亚于甚至足以超越九十年代的《大决战》三部曲。
王仁君老师不仅展现了毛泽东主席的雄才伟略,而且真实还原了毛泽东主席艰辛探索革命道路时面对和克服巨大阻力的求索精神与无敌意志。这方面的很多内容,笔者印象极其深刻。主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向袁文才等人学习了草药运用方法,并要求大家编织草鞋和制作药材来换取资金,从而保障了井冈山军民的生活与健康;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剩余部队还没到井冈山,主席就开始准备筹建新房子;井冈山缺水,主席就组织大家打出了“双红井”;红军突围后遭遇袭击、伍若兰同志被捕、全军指战员情绪低落的时候,主席慷慨陈词,激发了指战员革命斗志、发挥了政治领袖无可代替的作用......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主席坚持从实际出发、从群众和同志们的需要出发、以无敌意志引导同志们不懈前进,通过各种各样的艰辛探索,为革命指明了方向。
王仁君老师展现的不仅是雄才伟略、精细缜密、性格坚毅的主席,而且是距离我们非常近的主席。主席对于人民群众无比深沉的关爱、对于战友无比深厚的关怀、对于学生无比细致的敦敦教诲,王仁君老师都有精彩的展现。面对小号手被军阀作风严重的士兵殴打,主席大发无产阶级雷霆之怒,和朱德大吵一架;面对妇女被婆家卖掉,主席又是大发无产阶级雷霆之怒,在造纸厂写了“妇女要解放”,对厂长提出严厉要求;看到牺牲的何挺颖,主席脱下自己的大衣,穿在了他的身上,与他做了感人至极的告别;得疟疾之后,主席生怕传染给同志们,忍者巨大的病痛,极力要求毛泽民、朱德远离他;即将打龙岩的时候,主席特意仔细为林彪讲解打完之后撤退的战略意义、并对战后行动做了周到的布置,亲自为林彪传授正确的战略战术;即将离开红四军的时候,主席也不忘对林彪敦敦教诲,要求他“有胸襟”“不要自负”“不仅要完成自己的任务,也要照顾其他纵队”......这真的是将毛泽东主席对人民、对战友、对学生高度关爱和高度负责的真实形象做了完美还原!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评价主席时说:“你会觉得毛泽东的身上有种天意的力量。它并非一种稍纵即逝的力量,而是一种发自本源的笃定的力量。你又会觉得他身上生长着的那种不同凡响的特质,都是因为他深刻洞察了千百万中国民众,特别是农民的迫切需求,并竭力为他们发声。”我们可以认为,王仁君老师饰演主席时展现的神态、语气和动作,与斯诺对主席的描述高度贴合。
这部剧好就好在对得起烈士。
毛泽东主席晚年不止一次说:“建立新中国牺牲了多少人,我是认真想过这个问题的。”在1993年纪录片《毛泽东》中,长期在主席身边工作的吴旭君同志曾回忆说,主席曾经告诉过她,千万不能忘记英烈们。
《浴血荣光》很大的特点,就是将各位烈士的丰满形象很出色的展现了出来。主席牺牲的亲人——杨开慧、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建、陈芬可歌可泣的故事,在这部剧得到了比较具体的呈现;卢德铭、何挺颖、张子清、朱云卿、伍中豪、陈树湘等烈士的形象,也比其他很多同主题剧展现的要具体、丰满得多。
陈力导演确确实实理解并严格遵循了主席“千万不能忘记这些烈士”的敦敦教诲!笔者认为,《浴血荣光》确实是对得起烈士们的一部难得的好剧!
这部剧的遗憾主要在第18集到24集。这几集,“玉阶兄”变老人家的“朱葛孔明”。不过之后的剧情很感人、非常值得肯定。
在本剧第18到24集之中,也就是在毛泽东主席和朱德同志会师、到大柏地之战的剧情中,只要朱德同志在毛泽东主席身边,几乎所有军事部署方面的台词,都是朱德同志说出;几乎所有军事战役,都要显示出是朱德同志在“指挥”——编剧甚至借周恩来同志之口,强调“朱德统抓军事”、“军事上主要靠朱德”,将朱德同志神化成了毛主席的“朱葛孔明”、严重夸大了朱德同志的军事能力。这就完全违背了历史事实。笔者已经写了相关的问题批评与史实考证文章《毛泽东主席决定性军事指挥贡献不容否定——对〈浴血荣光〉第18—24集背离史实的错误剧情的批评》,在这里就不多说了。总之,第18到24集对主席军事功绩的相对淡化、对朱德同志的军事功绩脱离事实的过度夸大,是《浴血荣光》最大的遗憾。朱德同志对中国革命是有贡献的,然而过分夸大他的作用就不对了。这些集的剧情中,对“八月失败”也做了“为尊者讳”的处理,没有还原朱德同志当时的责任、错误。但凡编剧严格按照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毛泽东年谱》、《毛泽东传》、《朱德年谱》进行创作,也不至于制造这样“为尊者讳”的剧情。如果朱德同志在世,也绝对不允许这样拍的。第18—24集的剧本,真的配不上王仁君老师的精湛演技和陈力导演以阶级斗争观点指导影视创作的正确影视指导方法。陈力导演是杰出的影视艺术家,对毛主席的思想、对阶级斗争观点的理解是深刻的,但是并不是党史工作者。剧本的问题,笔者认为编剧“丁某明”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与陈力导演无关。笔者很不喜欢第18—24集的编剧“丁某明”!
第25集以后的十六集,实际上就拍得比较好了。例如,剧中客观展现了朱德同志离开主席之后就因为没有听取主席的建议而犯了错误、在东江打了败仗,以及后来主席早就提出了第四次反“围剿”正确战略方针,但是周恩来同志、朱德同志起初没有采用主席的正确战略方针、决定攻打南丰,从而导致红军严重被动的史实,客观呈现了主席对于军事形势的判断、决策比朱德同志、周恩来同志更为敏锐、准确这一历史真相。湘江之战的剧情,笔者认为《浴血荣光》拍得比《血战湘江》展现得还好。看完后,笔者确实泪奔了——太成功,太感动,陈力导演和王仁君老师真的用心了!笔者强烈推荐《浴血荣光》中湘江之战的剧情——越来越理解主席为什么说“建立新中国牺牲了多少人,谁想过这个问题?我是想过这个问题的。”
当然,这几集的遗憾还是有的。例如,对于古田会议前夕的朱毛之争做了改编,没有展现红四军七大前后支持主席的林彪与朱德存在的尖锐矛盾以及朱德同志实际上不同意撤销军委。剧本给林彪设计“军事上听朱军长,组织上听毛委员”的台词,更是有悖于历史事实的。当时的林彪,无论是军事上还是组织上,都强烈的站在支持毛主席、强烈反对朱德同志错误意见的立场上,而且强烈拥护主席的军事上最高指挥者的地位。所以,林彪当时不可能说这样的话。关于古田会议前夕林彪和朱德的矛盾以及朱德的错误,我在《对古田会议前毛主席与朱德、林彪关系真相的考证》写得比较详细了,这里就不多说了。例如,剧中为了尽可能的淡化周恩来和朱德当时的错误,以刘伯承之口反复强调刘伯承同志当时的错误以及周恩来和朱德“实际上支持主席的意见”。意味深长的是,剧情并没有掩盖权力远远大于刘伯承同志的周恩来同志、朱德同志确实做出了攻打南丰的错误决定这一事实。剧组也许受到了什么压力,所以用这种“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方式来呈现周恩来和朱德的失误。不过,这些剧情的问题没有之前七集那样多了,不是后十六集的主流。后十六集,总体上还是很不错的。
尾声:
上述内容,是笔者对《浴血荣光》的总体评价。总之,笔者感谢陈力导演、感谢王仁君老师,也强烈期待陈力导演和王仁君老师能为人民带来更多的以毛泽东主席为主角的杰出影视作品。笔者极其期待能播出王仁君老师饰演的毛主席指挥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之战的精彩剧情!同时,笔者对本剧第18-24集编剧提出批评,希望编剧多读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毛泽东年谱》、《毛泽东传》,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呈现毛主席无人可比的军事指挥艺术和战略战役指挥贡献,不要再夸大朱德同志的作用。毛泽东主席的历史贡献,是不容有任何淡化和贬低的。
本文的最后,是人民的心声……
责任编辑:铁穆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