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动态 > 社会民生

老人监护,谁来监督?

发布时间:2024-10-18 来源: 投稿作者: 字体 [   ] 

上海嘉定区法院探索“监护人履职报告+法院指导监护人履职报告”复合机制,破解监护难题——

老人监护,谁来监督?

2024年10月18日08:36 
 

      法庭上,三兄弟为争夺母亲的监护权分成两个阵营争吵不休、互不让步。这是今年重阳节前夕,在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一起监护权纠纷案件。庭审中,法官向三兄弟介绍了“监护人履职报告﹢法院指导监护人履职报告”复合机制,三兄弟的对立情绪渐渐减退,话题方向也从互相谩骂攻击转向了如何防止监护权滥用。

这项复合机制的探索,还要从另一起案件说起。

       2023年8月底的一天,抱着一沓卷宗,在居委会干部的陪同下,嘉定区法院民事审判庭法官助理罗宇驰和书记员来到了当事人钱老伯家楼下。登上几十层台阶,看到颤巍蹒跚着开门想要在楼道里“乘风凉”的钱老伯,他快步上前帮钱老伯把摇椅架了起来。

       90多岁的钱老伯是一名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的子女向法院提出申请,都想做钱老伯的监护人。他们此次走访就是想实地看一看目前钱老伯的生活情况究竟怎么样。

        走访中,罗宇驰了解到,钱老伯的儿子每天会来给老父亲烧饭,女儿也常来看望。走出钱老伯家,罗宇驰接到主审法官纪学鹏的电话,立刻将了解到的情况告诉刚开完庭的纪学鹏。回到院里,纪学鹏与团队成员围绕走访了解的情况,经过反复沟通研究,决定还是要基于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

       于是,根据儿女和钱老伯的实际情况,嘉定区法院判决儿子小钱为钱老伯的监护人,女儿钱女士作为监督人。

       然而,安宁的生活并没有如预期到来。不到半年,钱老伯的儿女就为了父亲的房产和监护人履职报告滞后问题对簿公堂。小钱不认可父亲的房产证上新加姐姐的名字,而钱女士则向法院提出撤销监护人的申请,理由是弟弟担任监护人失职,长达5个月未向自己报告父亲的人身和财产情况。

    “在这起案件中,姐弟俩的矛盾主要是沟通不畅,小钱觉得发个短信笼统点说说钱花了多少就行,而钱女士认为还要报告钱具体花在了哪里。”纪学鹏告诉记者,“其实啊,这是监护标准问题,把这个问题解决好,案子就迎刃而解了。”

        团队成员们仔细翻阅姐弟俩提交的证据,发现小钱其实对父亲尽到了监护的职责,但确实存在滞后报告的情况。

        如何完善监护监督机制,更好地保障老人、残疾人等需要监护的群体的权益?

        算上钱老伯每月的固定支出和医疗费用,再结合日常生活开销,团队制作梳理出了“两表一指示”:成年监护指示、被监护人人身及财产情况一览表和监护台账,连同判决一并送达给姐弟俩,并要求小钱于每月5日向钱女士按照表格内容进行履职报告。

        今年7月,小钱来到嘉定区法院进行初次报告备案,带来了仔细列明的监护报告。

         如实规范填表,再附上票据……作为监督人的姐姐清楚看到明细,也在探望时确认父亲身心健康。再次回访时,姐弟俩表示,表格很清晰,填起来不麻烦,也能更好地了解监护情况。

         这个案子成为上海首例人民法院指导监护人合理合法履职案,而嘉定区法院探索的这一机制,不仅适合像钱老伯这样的家庭监护,还可以推广用于公职监护、社会监护制度。

         近期,团队应邀前往江苏省无锡市参加由当地民政局、救助站以及法学专家等参与的“民政监护监督”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把这个监护监督机制推广到孤寡老人、残疾人等更多需要社会监护的人群。

      “除了更好记录被监护人的相关信息,对公益组织来说也是一种保护,可以避免很多诉讼风险。”上海唯一专业从事监护服务的公益组织“尽善监护”中心负责人表示。

       “通过更全面、务实、细致的监护监督机制来敦促监护人更好履职,最终受益的是老人本身。”看着小钱推着轮椅上的钱老伯缓缓离开法院,夕阳红彤彤地洒在罗宇驰身上,那是光和希望。(张巧雨 李迪明子)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编:薄晨棣、温璐)
社情民意观察网郑重提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社情民意观察网主管    网络信息中心 主办 新闻热线:15201033015    监督热线:13520637172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清路修正集团大厦12层   社情民意观察网总编室

冀ICP备2024075557号-1冀公网安备

关于我们组织机构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