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全世界的影响力依然是独一无二的,从川普率领团队参加北约峰会当时欧洲领导宛如迎接天龙人的表情里就能看出来,这世界的老大到底是谁。川普对媒体说吕特叫他“爸爸”,吕特只能尴尬否认,但其实吕特真的不介意:只要川普能跟欧洲站在一起,不要说吕特,即使是全欧洲,不敢说百分之百,至少一多半儿欧洲领导人是不介意在心里管川普叫爸爸的——不管欧洲人还是日本人,都奉行务实外交,只要能给本国带来利益,领导人不太在意自己的“面子”,只有咱们中国人,把面子看得比里子重要。
川普6月25日在荷兰海牙参加北约峰会期间被记者问及其爆粗口斥责以色列和伊朗违反停火协议一事,川普回答说:“他们大打出手,就像学校操场上的两个孩子。他们打得不可开交,大家无法阻止他们。让他们打个两三分钟,然后阻止他们会更容易。”在旁的北约秘书长吕特接话说:“爸爸有时不得不爆粗口。”
这就是“吕特叫爸爸”的由来,也就是说,吕特只是打了个比方而已,并没有真的管川普叫爸爸,但这个比方,确实挺有水平的:川普听得舒服,川普的幕僚也得劲儿,连美国媒体都跟着嗨,而吕特也没有真的卑躬屈膝地叫爸爸,白宫在其社交媒体X平台上发布了一分钟多的视频,回顾了川普重回北约峰会的画面,并使用了亚瑟小子的歌曲《爸爸回来了》(Daddy’s Home)作为背景音乐,连文案都是:“爸爸回来了…嘿嘿嘿,爸爸。(Daddy’s home… Hey,hey,hey,Daddy.)”如下:
川普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回国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有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记者问川普是否把北约盟友当做儿子,川普笑着回答:“他(吕特)喜欢我,我想他喜欢我,如果他不喜欢,我会告诉你的,我会回来狠狠收拾他,OK?他非常深情地说,‘爸爸,你是我的爸爸’。(He did it very affectionately,'Daddy,you're my Daddy.')”
就在川普说出此话时,当时正站在他身后的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国防部长赫格塞思,都没忍住笑了起来,如下:
这场被简中媒体解读为丧权辱国的外交插曲,在我看来正说明了欧洲正在找到与川普打交道的合适方式:包括吕特在内的欧洲国家的首脑们,已经摸准了川普好大喜功的心态,反复无常的外交政策,欧洲正试图避免与川普正面“冲撞”。
本次峰会取得了此前从未取得的成绩:川普一改往日对北约的尖锐批评,夸赞起了吕特和其他欧洲领导人,以川普的精明,不可能不知道欧洲答应他的把军备预算提高到GDP的5%只是在拖延,因为肉眼可见的,欧洲将很多道路交通和基础设施的更新都列为了军事项目(3.5%用于核心军费支出,1.5%用于“关键基础设施”防护和网络安全等):这些项目,你说他是民用的,欧洲说我是为战时准备的,也完全说得过去,而将目标实现时间设定在10年后,既满足了川普的要求,也给了欧洲缓冲的时间。
不知道本次川普答应继续援助乌克兰10套爱国者会不会和本次看起来挺愉快的峰会有关?
当地时间7月10日,美国总统川普表示,将于下周一(当地时间7月14日)就俄罗斯问题发表“重大声明”,但没有提及声明的内容。
川普在当天接受美国媒体电话采访时表示,当前俄军空袭乌克兰加剧,川普本人对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失望”,并称普京“口头客气但毫无实质”。
川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曾经在7月3日通电话,普京当时表示,俄方不会放弃在乌克兰实现既定目标。我个人分析:川普对普京的此番话是相当不满的,吕特、北约和欧洲,都不同程度地向他服了软,而普京还是如此坚决而强硬,让他颜面何在?当地时间7日,川普在接待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白宫晚宴上表示,美国将对乌克兰输送更多武器,以帮助乌克兰进行自卫。“我们将不得不提供更多武器,主要是防御性武器”。川普还说:“坦白说,我对普京总统没有停下来感到失望。”
但川普也绝不是冲动的人:虽然他变化多端,但不代表他行事鲁莽,首先,他动用的是“总统提用权”,“总统提用权”允许美国总统从武器储备中提取武器,以帮助处于紧急情况中的盟友,但并未违反川普此前制订的暂停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的基本政策;其次,川普向乌克兰提供的这些武器都在拜登援助乌克兰的名单之内;第三,美国提供武器,北约掏钱并且掏运费。
7月10日川普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台《与新闻界对话》栏目电话采访时说:“我们正在给北约运送武器,北约将为此掏钱,百分之百……我们将运送‘爱国者’导弹给北约,然后北约将它们分发(给乌克兰)……北约将‘全额报销’这些武器的费用”。
川普虽然这次峰会没有严厉批评北约和欧洲领导人,但在花钱这件事上从不含糊,理智而清醒,绝不做“国际冤大头”。
而对欧洲来说,经过此前川普又是责怪欧洲既不出钱也不出力,又是威胁把欧洲扔到俄罗斯的利爪之下,可以说让欧洲心神不宁地度过了一段很煎熬的日子,这一顿折腾之后,再让欧洲掏钱买美国的武器给乌克兰,欧洲连讨价还价的勇气都没有:对欧洲来说,还有什么比能获得美国庇护更重要的事情吗?
因为美国暂停对乌克兰的援助,我们可以明显看到俄罗斯在军事上占据了一些优势。
根据英国《经济学人》 7 月 9 日发表的一篇关于俄罗斯正在进行的“2025 年夏季攻势”的分析文章称:俄军在2025年5月共夺取乌克兰498.53平方公里土地,6月夺取466.71平方公里土地(这一数据和华盛顿战争研究所的评估基本一致),相比2024-2025年冬季和2025年春季的推进速度,这个速度异常迅猛,但也正是因为如此,《经济学人》认为俄军不可能一直保持高速推进,而且,即使能保持这个速度,俄军要想全面吞并乌克兰,需要长达89年的时间。
当然,我们也都知道:理论是理论,实际是实际,战场上的情况随时在变化,即使有这个前提,我们也可以相信,要想全面侵吞乌克兰,对俄罗斯也是不现实的,但要想让俄罗斯退兵,那也绝无可能,同时,不只是俄罗斯不能承受自己在乌克兰战场上的失败,俄罗斯的支持者也不能接受这种失败,具体就不展开说了。
再说一些个人担忧。
此前我批评过泽连斯基不知变通的战场策略和过于强硬的外交政策,指出他当时要是听从美国的军事建议集中优势兵力切断南部俄军应该比他三路出击、贪大求远的打法赢面要大得多,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局势已经成了这个样子,接下来这几年,这场战争会怎样发展,是个令人揪心的事情。
今天还有个读者来问我是支持俄罗斯还是乌克兰,我说那不废话嘛,当然支持乌克兰,他又问我:那你为啥批评泽连斯基?把我逗乐了,就像我说的那样:咱们中国人啊,哪怕那些自称热爱民主自由的人,其实其中的多数人,也还是拿着小时候受到的那些教育来追求自由民主——依然是把国家、政府、政党甚至元首视为一体,我反问他:泽连斯基等于乌克兰吗?
关于泽连斯基的是非功过自有他人和后人能给出客观评价,这个“他人和后人”我指的是不带立场的专业历史学者、军事评论家等专业人士,即使是乌克兰人,也不一定能客观评价泽连斯基。
有人曾经问我:你要是泽连斯基你会怎么办?凡是能提出这种问题的,基本可以确定他的思想还停留在义务教育的窠臼里跳不出来,就像咱们经常遇到一些五毛质问异见人士:你们总说这也不行那也不对,那你倒是给拿出点儿建议来啊!
每次遇到五毛这样问我,我都会说:麻烦你先把我放到那个位置上,然后我再告诉你该怎么办,同样的道理:你要是能让我当上乌克兰总统,我当然就知道该怎么办。这话不是要跟他们抬杠,而是想让他们明白一个最基本的道理:一个人只有在拥有足够的决策权力和决策资源的时候,他才能根据自己所能调动的力量和可以参考的决策信息做出决断。
一个农民可以抱怨收入太低,但你让他拿出怎样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建议,那就是为难他;一个病人可以抱怨看病难,但你让他拿出一套解决看病难的策略,显然也是在为难他。
我们中的多数人,不明白一个最基本的常识:民众有批评的权利,但是没有建议的义务,如果民众既能发现问题又能解决问题,那我们要政府干什么?
话题回到俄乌战争上,道理也是类似的:我们能看到不管乌克兰还是俄罗斯,都会被旁观者批评和嘲笑,但这些批评者和嘲笑者,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替代普京和泽连斯基,也不会有人比他们两个做得更好,但即使没有他们两个做得好,旁观者有没有批评的自由呢?我认为是有的,毕竟言论自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基本人权,只有野蛮专制才不让人提意见,只能听好听的,是不是?而普京和泽连斯基之所以能“做得更好”,是因为他们在那个位置上,拥有权力和资源,仅此而已。
我之所以批评泽连斯基不批评普京,是因为我全盘否定了普京入侵乌克兰的做法,而我批评泽连斯基,是因为如果不是他的一意孤行,乌克兰可能比现在的处境要好一点,是的,正如我前面所言,我不会比泽连斯基做得更好,但作为旁观者,我看他了他近乎偏执的强硬主战政策导致了俄罗斯可以持续不停地蚕食乌克兰的土地。
在川普提出停火建议之后俄乌双方都没有停止攻击对方,但是如果乌克兰能坚持守势,做好防空,把姿态做足,让川普看到乌克兰的诚意,那么川普在调停这件事的时候会不会放宽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援?——我之所以不揣浅陋提出这个观点,是因为看到了欧洲最近对川普采取迂回战术之后,川普做出了自从本次上任以来第一次放话援助乌克兰的决定。
普京一直以来都非常坚定而明确地声明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既定目标不会改变,说实话,战争进行到今天,俄罗斯的“既定目标”到底是什么,已经让人记忆模糊:是活捉泽连斯基还是解除乌克兰的武装?这些既定目标都没有达到,不过有一点俄罗斯达到了,那就是占领了乌克兰全部的克里米亚和大部份的乌东四州,不管俄罗斯的“既定目标”是啥,这些已经侵占的土地,是绝无可能痛痛快快吐出来的——除了将俄军赶出去,再无他法,因为通过谈判达到这一目标的路径,被泽连斯基不切实际的强硬主战政策堵死了。
我前面说了,尽管俄罗斯也在川普提出停火协议之后攻击了乌克兰,但俄乌双方并非一丁点儿的谈判余地都没有,双方能两次在中东会面,泽连斯基能亲赴白宫,俄乌双方能隔空喊话都表示可以谈判,这些情况说明了尽管谈判非常艰难,但并非一点儿可能都没有——即使俄罗斯占优势不想谈判,但如果泽连斯基低调行事,坚持守势,把川普的虚荣心给足,是不是能为乌克兰争取到更多的美国援助?如果泽连斯基只是防守而俄罗斯连续进攻,不用多,最多两三轮炮击之后,整个国际舆论都会指责俄罗斯破坏停火,而俄罗斯只要停火,乌克兰就获得了喘息时机可以用来征兵和修整军备。
但是泽连斯基不仅不停火,还对俄罗斯发动了自从去年秋季攻势以来最猛烈的打击,同时态度强硬地硬刚川普,并多次重申必须收回克里米亚和乌东四州,我不是说泽连斯基不该收回克里米亚和乌东四州,而是认为他也许可以以实际的军事行动来执行自己的军事目标,但在外交策略上,是不是可以提出以谈判收回这些领土的建议?而“以谈判收回这些领土”,在外交策略上,是不是可以视为是“以谈促打”的备选?
在审视本国与美国的双边关系时,很多网友都能很冷静理智地提出“政治是妥协的艺术”这样非常可取的观点来,但是到了俄乌战争中,明明乌克兰非常需要美国的帮助,但是看到泽连斯基呛声川普,却把“政治是妥协的艺术”抛到九霄云外了,这是为什么?因为只要不涉及自己的利益,零和博弈的主导思想永远都是中国人基因里的缺陷。
泽连斯基的强硬主战态度和强硬喊话,造成的后果就是普京明白他这个对手一定会强硬到底,具体到俄乌战场上,我们看到的就是因为泽连斯基坚决要打所以俄军也绝不可能后退的局面,而乌军又打不过俄军,加上美国暂停军事援助,这就造成了这两个月俄军进展比较快的不利局面。
欧洲还是那个欧洲,给乌克兰的实际援助远不如纸面援助数额,而且军事援助少于美国,这也就决定了欧洲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依然只能是有益的补充,但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至于川普,尽管他给乌克兰的援助不太可能会超过拜登,这也就意味着乌克兰收回领土基本上不太可能,但如果川普能坚持持续援助乌克兰,那么乌克兰在局部战场上依然有可能重创俄军,而在全部的前线作战中,如果美国的援助能持续跟上,那么俄军再想继续蚕食乌克兰的领土将变得更加艰难。
有人嘲笑俄罗斯军队太拉垮,有人嘲笑欧洲太怂包,有人嘲笑乌克兰先当欧洲子宫后当美国棋子,就是在这些批评和嘲笑声中,战场上每天都在死人,死的都是老百姓的儿子,当慰安妇的也都是老百姓的女儿,而那些高官们的孩子,都在安全的地方歌舞升平,这也是我特别反对战争的一个根本原因:我坚信任何糟糕的和平都好过最波澜壮阔的战争。
责任编辑:秦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