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炙烤着大地,青县泽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泽祥农业)的温室大棚中如同蒸笼,温度已攀升至40℃。这般酷热,正是哈密瓜合适的生长环境。郁郁葱葱的瓜秧间,浑圆饱满的哈密瓜正散发着果香。
“目前哈密瓜还没成熟,要等一周左右。”说话的是泽祥农业的技术员刘欣迪。他一边引领记者进入温室大棚,一边用手机操作小雨智农APP。随着他的操作,大棚顶部的通风系统缓缓启动。
青县泽祥农业技术员刘欣迪正在查看哈密瓜的长势。
漫步在大棚里,顶部纵横的管道及喷淋装置引人注目。“这是雾喷,是为冬季种植食用菌配备的;这些纵横管道是高压雾化器,既能喷药,又可加湿。这套设备一启动,大棚中全是雾气。”刘欣迪说,“这个温室大棚不仅用于种植哈密瓜,什么果蔬都可以种。目前我们充分利用农作物对温度的不同需求,种植一茬食用菌、一茬哈密瓜。”
泽祥农业坐落于青县上伍乡小许庄,原来一直从事大田作物种植。泽祥农业负责人苗馨予介绍,近几年他们一直寻求转型,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收入,2022年青县启动了“衡沧高品质蔬菜产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后经上伍乡政府积极争取,该项目落户泽祥农业,建起大棚100余亩。
“最初规划时,我们将这里定位为食用菌基地。”青县上伍乡党委书记吕金国指着眼前的温室大棚介绍。“大棚建成后,我们组织种植户去山东考察取经,经过反复论证以及市场调研,最终选定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的羊肚菌作为主打品种。”
青县泽祥农业技术员刘欣迪向记者展示刚刚采摘的哈密瓜。
羊肚菌是典型的低温作物,其生长周期主要集中在每年11月至次年3月。“这就导致建好的温室大棚闲置半年多。”说话的是上伍乡主管农业的乡干部邓有政。他介绍,面对这个问题有一个解决方法:通过科学轮作,筛选出适合本地夏季高温环境的经济作物,实现设施农业资源高效利用。
“哈密瓜作为典型的高温作物,生长特性与夏季大棚环境高度契合。”苗馨予介绍,今年食用菌采收结束后,对大棚进行土壤改良和消毒处理。“我们重点试种自主选育的泽祥1号。这个品种最大特点就是瓜型小、酥脆、汁水多、口感好,甜而不腻。”说到泽祥1号,苗馨予语气中带着自豪。
据了解,为稳定销售市场,泽祥农业建立了覆盖京津冀的销售网络。“我们在北京新发地、保定高碑店等农产品集散中心设立直营店,还与青县的多家商超建立直供合作。”苗馨予的话音未落,她的手机响起,简短通话后她略带歉意地笑笑:“是北京采购商,看来等不及了,不过泽祥1号还需要一周才能达到最佳糖度。”
青县泽祥农业的温室大棚中如同蒸笼。浑圆饱满的哈密瓜即将成熟。
冬种菌、夏栽瓜,百亩大棚巧用温度差,四季生金。苗馨予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食用菌每亩纯收益约5500元,哈密瓜约4500元,每亩大棚年综合收益轻松达万元。更可贵的是,还带动了周边4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月增收3000多元。
“目前我们正准备开辟新产业。”谈及未来,苗馨予信心满满地表示,今年将在部分大棚试种高附加值的芦笋,着力打造第三个特色农产品。通过轮作模式,让温室大棚实现365天高效运转,利润最大化,更重要的是能带动周边更多农户增收,真正实现产业振兴的美好愿景。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