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赵县东部梨产区,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果香。天刚蒙蒙亮,赵县冀华星果品合作社的梨果基地里,梨农开始采摘黄冠梨。
“新品种梨果成熟较早,‘新梨七号’7月份开始采摘,依次成熟的是红香酥梨和黄冠梨,雪花梨要等到9月份成熟,一直持续到国庆节。梨果的错季上市延长了销售期,增加了梨农的收入。”赵县冀华星果品合作社负责人安青川指着挂满果子的梨树说。
“赵县是中国雪花梨之乡,全县梨果总面积约25万亩。以前梨果以雪花梨为主,鲜果集中在9月采摘上市,上市期集中,销售期短。现在通过品种创新,搭配种植,从7月到10月都有新鲜梨果供应市场。”正在果园指导生产的赵县农业农村局特色产业股负责人王红霞告诉笔者,梨果品种结构的调整,不但实现了梨果错时上市,也让梨农收入显著提升。
为做到良种良法配套,提升梨果品质,赵县积极按照“树开心、枝拉平、通透好、省人工、统一管、质先行、创品牌、效益增”的二十四字方针开展梨果管理,大力推广有机肥、蜜蜂授粉、控水、控药、控化肥、禁止雪花梨早采等措施,全面提升梨果品质,使优质果率达到90%以上,梨果含糖量由12%提升到15%,最高可达16.5%。
新品种、新技术,不但提升了赵县的梨果品质,也为梨果打开大市场。
走进位于赵县谢庄镇大马圈村的河北巨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笔者注意到,工人正对即将出口的梨果进行筛选和分装。
“通常梨果从青岛黄岛港口启航,通过海运,冷链恒温运输,20多天能到迪拜。”河北巨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石立宁说,为确保梨果品质,该公司严格按照出口标准,安排了经验丰富的质检员对梨的重量、果形、果色等进行人工复检,剔除不合格果品,确保每一颗梨都达到出口标准。
“目前,赵县梨果产业带动从业人员14万余人,共注册出口果园40个,梨果出口企业30个,以出口雪花梨、鸭梨、黄冠梨为主。”王红霞说,我们要把赵县的梨果销往世界各地,让更多人品尝到甘甜爽口的赵州梨。另外,出口价格相对稳定,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农户的收益。
近年来,赵县依托其丰富的资源优势,不断拓宽出口渠道,推动梨果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县梨果出口销售额约5亿元,全县梨果产业年产值达30亿元,已逐渐形成梨果一产标准化种植、二产精深加工、三产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格局。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