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法制新闻

四川一公司有偿组织“达人探店”被起诉

发布时间:2025-02-15 来源: 投稿作者: 字体 [   ] 

       好评or差评?身处网络时代,消费者针对某个消费体验给予评价,已是常态,由此还逐渐衍生出了“网红探店”等新型推广引流方式。然而,那些随处可见的探店评价,到底是真实的消费体验,还是披上“探店”外衣以此敛财?

       2月13日,四川首例网络“刷单炒信”公益诉讼案在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公开审理。与一般的诉讼不同,作为公益诉讼,本次诉讼的原告是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以下简称省消委会),被告是一家专业的店铺网络运营公司——成都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庭审现场,原被告双方围绕是否侵害消费者知情权以及“达人探店”是否属于真实消费体验等展开激辩。法院一审判决,该公司有偿组织大量达人或素人在大众点评等网络消费评价类平台虚构消费数据、编造店铺评价的行为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判决其以公开赔礼道歉、参加消费领域公益活动的方式承担相应责任。

       收费后发布好评先被行政处罚后被提起诉讼

     “宝子们,这家店闭眼入,冲就完事了,服务嘎嘎到位……”这是“探店达人”发布的评价,是否真实不得而知。

       2021年5月,成都某信息技术公司工作人员李某,与某皮肤管理中心店长黎某进行沟通,表示可以通过组织达人发布笔记以及素人点评等帮助其店铺进行宣传运营,双方签订《合作协议》,约定某信息技术公司收取5000元服务费并为某皮肤管理中心提供达人探店,并在多个平台发布若干条评价。其中,在消费评价类平台上的推广,由公司组织人员购买某皮肤管理中心消费券、审核消费评价,并在好评发布后将消费金额全数退还相应参与人员。

       光是探店还不够。这些探店达人们还撰写了文案或评论,交由该公司审核,审核无误后,就发布在点评平台皮肤管理中心的店铺里。合作期间,该公司共发布好评40条。

       此外,这家公司还按照前述模式,为一家火锅店完成点评平台的推广50条,收取服务费1700元。

       店铺的评价多了,热度也上去了。但是,好景不长,2022年4月,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接到线索举报后介入调查,认定该公司的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同年8月对其作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

       受到市场监管局处罚后,该公司的上述行为并未停止。2024年4月10日,省消委会接到某点评APP平台举报,认为该公司以营利为目的组织刷单行为,极大影响平台信用体系,扰乱平台内商户的竞争秩序。

       省消委会调查后认为,该公司为商业主体刷单炒信的行为,违背诚实信用原则,欺骗广大消费者,于是向成都铁路运输第一法院提起公益诉讼。

       是否侵害消费者权益原被告双方法庭上各有说法

       2月13日,该案在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公开审理。

       省消委会提出,成都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组织所谓的“探店达人”,到某皮肤管理中心点对点地去消费,之后撰写评价提交公司审核,这个过程,并非真实的消费体验,而是像雇佣水军一样,有组织有预谋的“刷单炒信”。

    “类似行为,其实会给消费者误导,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损害广大消费者的权益。”省消委会代理律师指出,这家公司长期以“刷单炒信”业务为生,表面上是组织“探店达人”去店铺消费,但实际上,他们和店铺提前“打招呼”,在消费过程中也刻意诱导和审核达人的消费体验,撰写非真实的消费评价,当广大消费者看到非真实的评论过后,容易轻信或者被误导,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但对于这个说法,被告成都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却不认同。

       该公司代理律师提出,被告虽然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条例,这一点公司认罚,但是对于原告指出的侵害消费者权益,该公司表示不认可。他认为,该公司组织的“探店达人”去店铺消费后的评价,不存在虚构行为,“达人也是真实的消费者。”此外,达人探店过后发表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店铺的装修、服务流程、地理位置等,这些内容没有诱导性的语言,都是达人探店后的真实感受,没有损害消费者的权益。

社情民意观察网郑重提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社情民意观察网主管    网络信息中心 主办 新闻热线:15201033015    监督热线:13520637172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清路修正集团大厦12层   社情民意观察网总编室

冀ICP备2024075557号-1冀公网安备

关于我们组织机构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